電動缸的發展概述
電動缸憑借其線路簡單、安裝方便等優點,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,成為工業過程控制系統中重要的終端執行元件叮。其工作原理是:上位機發送數字脈沖或4~20mA模擬信號,電動缸自動將其轉化為相應的機械位移。根據電動缸機械位移種類的不同,可將其分為直行程、角行程和多轉式三種。
目前在一些歐美國家,電動缸在工業、農業、自動化生產線以及國防、兵工等行業的應用技術已相當成熟,但在我國起步較晚,尚不普及。90年代初,國內各大高校掀起了一股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熱潮,正是因為這項技術,開辟了電動缸產品廣闊的發展空間。虛擬現實技術從本質上說,是一種綜合計算機圖形技術、傳感器技術、多媒體技術、并行實時技術、仿真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多學科發展起來的,有效模擬人在自然環境中視、聽、動等行為的高級人機交互技術,它的發展推動了電動缸仿真平臺在科研、商業、軍事、醫療和娛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。
在平臺驅動方式中,電動缸的電動驅動方式較之傳統的氣動和液壓有著明顯的優點。液壓驅動方式承載能力強、控制精度高、響應速度快、調速范圍寬,但工作油壓較高,并存在一定的漏油現象,環境污染嚴重,維護成本高,噪音相對較大(85dB)。氣動技術以空氣為介質,便于集中供氣和遠距離輸送,環保、安全、費用低,但由于空氣的可壓縮性,其機械特性較“軟”,承載能力較低,控制精度不高,適用于輕載和定位精度要求小的場合。與這兩者相比,電動缸的電動驅動方式具有以下優點:響應快、精度高;直接由伺服驅動器控制,不再需要油、氣等中間介質,性能穩定;使用220V交流電源,能源取用方便;電機和伺服驅動器之間連線非常簡單,無需油泵、管路等其他附屬設施,減小了設施投入和維護費用,便于安裝和拆卸。
隨著關鍵元器件的發展和技術的成熟,電動缸已突破了高價格、小功率的范圍,目前國內電動平臺的載荷已高達噸級,速度可達2000mm/s,總效率可達65%~75%,比液壓系統要高出20個百分點。同時在低速平穩性、噪聲、壽命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,最新的執行器產品噪聲等級已低于45dB,幾乎與普通圖書館環境噪聲水平相同,實現了電動缸產品在低噪聲方向的新突破。相信在未來仿真平臺領域,電動驅動方式必然成為主流發展趨勢。